?污水處理裝置是用于處理污水,使其達到排放標準或可再利用標準的一系列設備和設施的組合。它運用物理、化學、生物等多種處理方法,對污水中的污染物進行分離、去除、轉化等操作,從而改善污水的水質。以下詳細介紹主要作用:
?
物理處理作用
懸浮物去除:污水處理裝置能夠通過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。例如,格柵可以攔截污水中較大的固體雜質,如樹枝、塑料垃圾、紙張等,防止這些物質進入后續的處理單元,避免對管道、水泵和其他設備造成堵塞或損壞。沉砂池則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砂粒等比重較大的無機顆粒,這些顆粒會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到池底,從而使污水中的泥沙含量降低。
油水分離:對于含有油類物質的污水,部分污水處理裝置可以實現油水分離。比如隔油池,當污水進入隔油池后,由于油的密度比水小,油會漂浮在水面上,通過設置特殊的收油裝置,可以將油收集起來,而水則從底部流出,進入下一處理環節。這種物理分離方式有效地減少了污水中的油類污染物,防止油類物質對水體造成污染,如避免油污覆蓋水面導致水體缺氧等問題。
生物處理作用
有機物分解:生物處理是污水處理裝置的核心功能之一。在好氧生物處理單元,如活性污泥法處理設施中,微生物(主要是細菌、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等)在有氧的條件下,將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(如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、脂肪等)分解為二氧化碳、水和新的微生物細胞。這些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有機物為食物來源,通過自身的代謝活動,將復雜的有機物質轉化為簡單的無機物,從而降低污水中的化學需氧量(COD)和生化需氧量(BOD)。例如,在活性污泥曝氣池中,曝氣設備向污水中提供充足的氧氣,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與污水充分混合接觸,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應,能夠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。
營養物質去除:除了分解有機物,一些污水處理裝置還能進行脫氮除磷處理。在生物脫氮過程中,通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來去除污水中的氮。首先,在好氧條件下,氨氮被硝化細菌轉化為硝酸鹽;然后在缺氧條件下,反硝化細菌將硝酸鹽還原為氮氣,釋放到大氣中。對于除磷,主要是利用聚磷菌在好氧和厭氧環境下的不同生理特性。在厭氧條件下,聚磷菌釋放磷;在好氧條件下,聚磷菌過量攝取磷,通過排出剩余污泥的方式將磷從污水中去除,從而降低水體富營養化的風險。
化學處理作用
酸堿度調節:污水處理裝置可以調節污水的酸堿度,使其達到適合后續處理或排放標準的范圍。例如,對于酸性較強的工業廢水,通過添加堿性藥劑(如氫氧化鈉、氫氧化鈣等)來中和酸性,提高污水的 pH 值;反之,對于堿性廢水,則加入酸性藥劑進行中和。合適的酸堿度不僅有利于保護污水處理設備,延長其使用壽命,還能確保生物處理等其他處理過程的正常進行,因為微生物的生長和代謝活動對酸堿度有一定的要求。
消毒殺菌:消毒是污水處理的zui后一道重要工序,通過化學消毒方法可以殺死污水中的病原體(如細菌、病毒、寄生蟲卵等)。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氯氣消毒、二氧化氯消毒、紫外線消毒等。氯氣消毒是通過向污水中加入氯氣或次氯酸鈉等消毒劑,利用其強氧化性來破壞病原體的細胞結構,從而達到消毒的目的。二氧化氯消毒則具有更強的氧化性和消毒效果,而且不會產生像氯氣消毒那樣的有害副產物。紫外線消毒是利用紫外線照射污水,破壞病原體的 DNA 結構,使其失去繁殖和感染能力,這種方法不添加化學藥劑,不會產生二次污染。
水資源回收與再利用作用
中水回用:污水處理裝置處理后的水,經過進一步的深度處理后可以作為中水回用。中水是介于上水(自來水)和下水(污水)之間的水資源,可以用于非飲用水用途,如城市綠化灌溉、道路沖洗、景觀補水、工業循環冷卻水等。例如,經過混凝沉淀、過濾和消毒處理后的中水,其水質能夠滿足城市綠化用水的要求,將其用于公園綠地的灌溉,不僅可以節約大量的優質水資源,還能減輕城市供水系統的壓力。
減少對自然水體的依賴:通過污水處理裝置對污水進行有效處理和回用,能夠減少對自然水體(如河流、湖泊、地下水等)的取水需求。這對于水資源短缺的地區尤為重要,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,同時降低污水排放對自然水體的污染負荷,保護生態環境。